目前,富硒產品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如富硒茶、富硒米、富硒面、富硒雞蛋等。富硒農副產品將幾千年的農業生產變成了“功能性農業”,農產品附加值大大提高,從而爲農業帶來一系列利好。目前全國大力發展富硒農業,越來越多的富硒產品問世,富硒產品熱度漸高,富硒產業這一巨大的藍海有待深挖。
1、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一個成年人身體裏硒總含量約6—20mg。食物中的硒經由腸道被吸收,隨後進入血液中,主要與血中球蛋白和脂蛋白結合運往全身組織。
在人體中,除了脂肪組織,其他所有器官和組織中都有硒的分佈。其中肝、胰臟、腎、脾、肺、心肌、血液以及頭髮中硒含量較高,而肌肉、骨骼中的硒含量較低。
硒與人體健康有直接關係。缺硒直接引發的疾病就是克山病與大骨節病,此外,還可能引發或加重多種慢性疾病。
2、美日韓等國富硒產品豐富多樣
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宣佈硒爲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後,美國便掀起了人人補硒的熱潮,各種富硒食品從此走俏美國。1974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明文規定,爲保證人體能獲得足夠的硒,可食用動物的飼料中,須添加一定量的硒。此後,1989年,美國官方又兩次擴大和提高了硒的添加範圍和劑量,並將人體的每日攝取量定爲200微克。
目前在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以及西歐諸國,純天然富硒產品如富硒牛奶、富硒豬肉、富硒雞蛋等產品均已成功上市。
美國科學家研製成了純天然富硒果汁、富硒牧草、富硒奶,澳大利亞科學家研製成了純天然富硒小麥、富硒啤酒、富硒餅乾和富硒牛肉乾等產品。而在我國臺灣地區,富硒豬肉已成功上市,深受歡迎。
3、我國富硒產品標準逐漸完善
在富硒產業逐步發展的同時,富硒產品的標準化問題也隨之而來。
2013年11月11日,國際硒研究學會在合肥揭牌成立。這是一個集合了國際硒研究領域知名學者的國際科技組織。
與此同時,我國多個省市已經出臺富硒食品地方檢測標準,如湖北、陝西、山東、江西、廣西等。但我國尚未出臺富硒食品國家統一標準來規範這一市場。
2017年6月2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推出了新的富硒食品國家標準《GB 1903.22-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營養強化劑富硒食用菌粉》,這被行業看作是政府對中國富硒食品行業的一次大規模整頓,當然也爲中國富硒食品市場的有序發展奠定了基礎。
2017年9月公佈、2018年4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行業標準WS/T 578.3-2017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第三部分規定:中國健康人羣,成人每天硒元素平均需要量爲50μg,推薦攝入量爲60μg,最高攝入量爲400μg。
國家發佈的最新補硒標準,從官方角度給硒行業受衆和硒產業從業者提供了較爲明確的數字依據和標準。